• <u id="nuqax"></u>
      <acronym id="nuqax"></acronym>
      1. <b id="nuqax"></b>
        TEL:0851-87987999
        目前您的位置 : 首頁 >   新聞系統   >  企業新聞   >   新聞詳情
        14|碳中和實現路徑之碳捕集
        2024-04-19
        “碳匯”長期看有風險,怎么辦?

        碳中和實現路徑時,碳吸收不是主力。不是主力,不代表它沒用,不會發展。


        81c061750daa65db9973cc66b7bb7bf9.jpg


        01

        碳匯本身的問題

        站在當下的時間點看,碳吸收面臨的最大困難,就是新手段、新技術離成熟還太遙遠,而成熟手段,未來可能會出大問題。


        所謂“成熟手段”,就是指碳匯,種樹,相比于其他手段,種樹最直接,技術門檻也最低。


        最大的問題就是靠碳匯吸收的碳,未來可能重新被釋放回空氣中,這就給依靠類似手段進行交易的買賣雙方,都帶來了巨大風險。


        三個風險:

        第一,很多人以為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樹木的功勞,但這是錯的。功勞要歸給整個生態系統。

        第二,正是因為吸收碳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事,所以樹種得多,不一定就是好事。

        第三,就算不考慮樹木砍伐,還有盲目種植等因素,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也是有時效性的。

       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,靠種樹吸收二氧化碳,注定是個權宜之計。


        覓知網_寧靜的海洋海底場景寧靜的水下場景3d 渲染_1622486_副本.jpg



        02

        海洋生態也能吸收碳

        在2021年,我們仍然沒有看到完美的方案。相對有共識的還是發展碳匯,只不過要想辦法降低風險。


        雖然他自己不支持靠碳匯解決問題,但如果非要走這條路,那把目光轉向海洋可能是解決方案。


        地球上有一個與森林等陸地生態系統同等重要的“碳庫”,那就是海洋。專家給海洋固定的碳起了個名字,叫“藍碳”,藍色的藍。在2021年,我們看到發展“藍碳”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
        環境保護為的不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,而是保證生態系統這個大“碳庫”。不論海洋還是陸地,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,不會把它儲存的碳給排回來。



        56b7e365e3f54760b084b61c610d4aeb.jpeg

        圖片來源:國際能源小數據

        03

        碳捕集是終極趨勢

        調研中接受我們采訪的所有專家也表示,發展碳匯是沒辦法的辦法,長遠看,用捕捉和封存技術實現碳吸收,一定是終極趨勢。


        不過雖然這個行業整體屬于看不清的狀態,但有一個趨勢稍微露了點頭,那就是發展“直接空氣碳捕集”技術。


        2021年,微軟花重金投資了瑞士一家做“直接空氣碳捕集”的公司。公司的一個投資合伙人透露,每處理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在600到800美元之間。但我們也看到國外有分析稱,微軟既然愿意投,就說明這個成本有巨大的下降空間。


        本文內容整理自:得到課程《碳中和產業報告》。免責聲明: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,微信公眾號、得到等公開渠道,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,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。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




        ? 久久夜色国产精品一区_台湾中文娱乐在线_国产精品网站在线_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综合色

      2. <u id="nuqax"></u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nuqax"></acronym>
          1. <b id="nuqax"></b>
            亚洲日韩欧美自拍另类 | 亚洲网中文字幕 |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视频播放器 |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|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 | 亚洲第四色色色色 |